9月23日,湖北郧西,2024年“青春无限好 浪漫郧西见”——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寻访活动来到天河乞巧织绣体验馆,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阳阳体验手工织布。
9月24日,湖北郧西,2024年“青春无限好 浪漫郧西见”——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寻访活动来到观音镇双石沟民俗村,学生们观看“十里红妆”婚俗表演。
“七夕今宵看碧霄,牵牛织女渡河桥。”传说中,牛郎和织女分居天河两岸,在七夕一年一会。
而在中国地理版图上,也确有一条天河,它流经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,是世界上唯一一条以“天河”命名的河流。
渡过天河,跨过“鹊桥”,穿过牵牛大道,来到七夕广场,驻足织女像前……9月23日,2024年“青春无限好 浪漫郧西见”——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寻访活动来到郧西,来自17所高校的20名大学生,在这里开启了浪漫之旅。
“天上七夕,人间郧西”
在郧西,有“天上七夕,人间郧西”的说法。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七夕文化,郧西的七夕文化有着十分深厚的地理与学理依据。
“‘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在民间成风俗’是郧西七夕文化的写照。”在郧西县天河博物馆,县民俗专家钟建华向学生们介绍,“天上有银河与牛郎、织女星,地上就有我们郧西的天河,河两岸是名为‘石公公’‘石婆婆’的巨石,就像隔天河而望的牛郎织女。”钟建华说,除了这两座巨石,郧西还有“金钗石”“卧牛石”等地理景观,不仅名称与传说故事中的意象一一对应,就连位置都相差无几。
有了天河就有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,也由此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七夕文化。
“郧西七夕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从2010年起,七夕文化旅游节成为当地群众一年当中“最浪漫的期盼”,七夕文化也渗透在郧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。
坐落于天河畔的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,远山如黛,近水含烟,是传说中牛郎织女初遇戏水的地方。
“我们郧西是七夕文化之乡、中国喜鹊之乡。”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彭明勇介绍道,在他身后的田垄上,短短几米的距离就落了七八只喜鹊,“村里很多人家都从事七夕相关的旅游产业,现在村民日子好了,用的也是清洁能源,不用上山砍柴,喜鹊也多起来了。”
七夕湾是村里远近知名的风景区,如茵的绿草上,前来寻访的大学生们围坐在一起,跳起民族舞蹈,致敬浪漫青春。这片草坪不仅用于游客烧烤、团建,还能举行“草坪婚礼”,见证了许多新人的浪漫瞬间。
行走在刘家湾村,浪漫元素处处可见,不仅有“鹊桥荟”“七夕之爱”等建筑雕塑,还有“牛郎庄”“织女坊”等精品民宿。乘着七夕之风,村里鼓励农户开办民宿、农家乐、家庭作坊等,还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小水果产业、菊花产业等,村里先后有185户已改造了房屋。“村里建了个抖音直播带货基地,现在返乡的年轻人多了,我们就让擅长的年轻人在基地直播带货农产品。”彭明勇说,刘家湾村的农产品卖得红火,连周边乡镇的农产品都送过来销售,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。
巧手“织”传承
郧西农耕文明悠久,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“男耕女织”文化的雏形。除了刘家湾村用现代化产业赋能“耕农”外,“织布”在郧西也有了新诠释。
郧西织布是当地民间流行的传统手工技艺,已有数千年的历史,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在郧西文体中心,大学生来到天河乞巧织绣体验馆。一进门,数架木质织布机映入眼帘,店主邱敬晓正熟练地将梭子穿行于线间,不一会儿,彩条图案渐渐显现。学生们见状跃跃欲试,纷纷当起了“织男”“织女”。
邱敬晓从小就在母亲的织布机旁长大,耳濡目染掌握了织布的手艺。2012年,她和丈夫王立兴开办了织绣体验馆,如今已有两家店面了,“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场地店面,还经常组织非遗传承人培训和交流活动。”
去年,邱敬晓参加了县妇联和人社局举办的乞巧绣娘大赛织布集训班,培训了50多名学员,其中不乏年轻学员,“看到有这么多年轻的织布爱好者,我对这项非遗手艺的传承更有信心了。”邱敬晓欣慰地说。
在她的徒弟中,既有30多岁的年轻人,也有50多岁的妇女,大家在闲余时间过来织布补贴家用,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。邱敬晓说:“她们家里有老人孩子,也不能出去打工,织布时间自由,我们希望在传承的同时,也能帮助留守妇女改善家庭经济状况。”
不仅如此,织布机还走进了郧西的幼儿园,成为了“非遗进校园”的课程之一。“我们制作了小朋友也能使用的迷你织布机,很受孩子们欢迎。”王立兴说,课后,有的小朋友甚至会和父母专程到店里,深入体验织布技艺。
织布机是织布技艺的重要载体,在传承这门技艺的20多年里,夫妻俩不断改良、创新织布机构造,以织出品质更好的布。“我们对传统织布机进行小型化、轻量化改造,体积小更好上手,大家也学得快。”王立兴介绍,传统织布机一轴线近300米长,且织布过程中不能改变线的颜色,改良后的小型织布机一轴线只有六七十米长,还能随时改变线的颜色,操作更为灵活,作品也更美观。
非遗馆内摆放的精美成品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,七夕元素处处可见。名为“画鹊兆喜”和“金牛送福”的颈枕,深受游客青睐。还有针对情侣设计的布艺围巾,“织布机织出来的布柔软、透气性好,越用越舒服,经常有游客买过一次后就成了回头客。”王立兴说。
他们还在上大学的儿子也在店里忙前忙后,“我儿子也是在织布机旁长大的,就像我小时候一样。”邱敬晓说,“希望这项非遗技艺能一代代这么传承下去。”
让民俗文化“活”起来
“起轿!”9月24日,大学生们来到观音镇双石沟民俗村,一下车,便听到司仪中气十足的一声喊。
大家抬眼望去,一位“新郎官”戴着红花骑在高头大马上,身后的花轿缓缓抬起,伴着喜庆的唢呐声、锣鼓声,一支迎亲队伍披红挂彩,边走边舞。
这是由龙桥村村民组成的十里红妆花轿迎亲队,正在进行七夕婚礼民俗“十里红妆”表演。
“过去山高路远的地区,抬轿迎亲更像是一种集合信号,一家娶亲,全村出动,大家共同沉浸到喜庆的氛围中。”县文化和旅游局退休职工陈方艺介绍,“十里红妆”不仅是民俗婚礼的独特形式,也是郧西传统文化生活的缩影。时至今日,抬轿这样的交通方式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但仍改变不了老一辈人对民间传统婚俗的怀念。
学生们对这样的传统婚俗兴趣十足,不少人都体验了一把“新郎官”和“新娘子”。来自北京大学的陈震宇擎着锣在队伍中敲敲打打,“我老家在湖北黄石的县城,我们老家的婚庆习俗就是这样,我小时候就会跟在队伍里敲锣打鼓,所以今天来到这里有一种归属感。”陈震宇说,“中国传统的婚礼礼仪和民俗是不该被淡忘的。”
这支表演队伍中的演员都是附近的村民,有75岁的老大爷,也有30多岁的留守妇女,每天一场30分钟的演出,一个月能有600元的报酬,“大家都挺乐意加入的。”陈方艺说。
除了表演组织者,陈方艺还有另一个身份,就是天河民俗馆馆长。民俗馆的面积虽不大,却盛满了他搜集的大大小小的民俗藏品,其中不少都与农耕文化有关。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我就有意识地收集这些老物件了。很多东西是当时村民扔掉的,都被我捡回来了。”陈方艺说,他想收集那些“已经丢失、正在丢失、即将丢失”的东西,因为“那都是有记忆的”。
今年64岁的他还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,通过视频作品传播民俗文化,目前已有1万多粉丝,他也是小有名气的民俗文旅推荐官。
最近几年,龙桥村的“十里红妆”不仅仅是表演节目,更是观音镇不少新人的婚礼仪式,全国各地景区也逐渐出现“十里红妆”的文旅表演项目。
对此,陈方艺乐见其成,“铺开了好哇!传统的东西毕竟还是有活力的。”
来源:中青在线